张秉忠果然有些尴尬,但他脾气温和,并不动怒,而是老老实实地请教道,“这却又是什么意思?可有什么讲究,是我们乡巴佬不知道的?”

讲究倒说不上,不过,传音法螺的保密性问题,若干小圈子都知道,一向是老大难——按道理来说,传音法螺传递的消息应当是要有密级的,比如边市的传信,理论上,只应该是边市——总台单线传递,由总台转交对接单位。如果这个消息有密级,那最后没有公之于众的话,民间都不该收到一点风声。可如今的事实是,一个消息从边市到总台,当天就能在云县传开,与此同时,华夏各地先先后后也会收到一点风声。

就比如这次的科尔沁事件,张天如等人都可以肯定,科尔沁有意投效的事情,倒不会说第一时间就和云县一样,在京城、姑苏等地散开。都是要等一等的,等什么呢?等一次船期,差不多等到五六七天之后,从另一个通话点所在地,有船、有商队过来了,那这个消息便会在当地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圈

子里散播开了……

保密?压根无法保密,消息在云县传递得还要更快得多——归根结底,便在于这是对讲机,对讲机彼此之间是可以互相联络的,虽然因为总台随时监听,目前还没出现临近对讲机占用频道聊天的事情,纪律也规定了,在非通话时间,要关闭对讲机节电。但对讲机在通讯员手上,太阳能充电池也在,怎么保证别人通话的时候,你不用对讲机偷听?

各地的终端,消息泄露肯定都是和偷听有关的,但这实在无法管,因为大部分消息都有一个传播的过程,要找到源头是近乎不可能的。再者来说,部署了对讲机的州县也比较繁华,彼此交流肯定频繁,这就给追查泄密者又加大了难度。人家也不会敲锣打鼓到处去散布,收到消息之后,隔上一段时日,再不经意地和身边的朋友暗示一下……怎么了,都过了这么久了,这难道还查得明白吗?

只要是办过实事的人,都该知道这样的制度是完全无法真正约束外地通讯员的,完全是鞭长莫及。再说总台这里,一个消息传过来,总台一屋子的人都是听着的,附近的通话单位也有不知数量的人可以听到,这种听众不固定的信息传递方式,保密?都漏成筛子了,还保什么密,凡是用对讲机传递的消息,就要预设其在上层圈子根本就不具

章节目录